南京中华中专关于开展2022年度优秀教育案例、教育叙事征文评选活动的通知
各位老师:
为深化教育改革,总结教改经验,传承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全面构建学校文化建设体系,进一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落实教学诊断与改进相关指标内涵。立足教育教学实践,坚持“做中学、做中教”,推行项目教学、场景教学、主题教学和岗位教学等教学方法的实施,扎实推进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经研究决定,继续开展2022年校级教育叙事、教学案例评比活动。学校将在校级评审的基础上择优推荐参加南京市教育局举行的一年一度教育叙事、教学案例评比。现将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参评范围
全体一线教师
二、撰写要求
(一)征文内容:本年度案例、叙事评比包括教育教学各方面的实践及探索。每篇文章篇幅一般在3000——8000字为宜。
(二)征文的分类:职教
(三)文章的征收与电子文本的要求
1.文章征收
为不影响文章上报市一级评比,请老师们务必于2022年4月5日之前上交文章至jxkych9999@126.com。
2.文本的要求
参评文本排版要点如下:
(1)文章标题字体为三号黑体。
(2)正文字体为四号宋体。
(3)每段首行缩进2个字符。
(4)全文为1.5倍行距。
请上交论文的老师严格按照以上格式进行排版,并将文本放入文件夹打包发送,文件夹命名为个人姓名。文档中不能出现个人的姓名、单位等信息。
3.特别提醒
树立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参评的教育叙事和教学案例应是自己有效教学实践后的反思,即“真实践、真问题、真研究、真感悟”。经查证,凡是网上下载、抄袭、使用旧案例(叙事)的,用教学总结和教学设计代替的,将严格执行《南京中华中等专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绩效考核办法(修订稿)》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2022年3.2
教师发展处
附件1:
教育教学案例评价标准
一、教育教学案例具备案例的特征
教育教学案例是真实而又典型且含有问题的事件。具体而言:教育教学案例是教学故事或教学片断。案例要叙述教育教学故事的起因、过程和结果的发展历程;教育教学案例是含有问题的事件。并非所有的教育教学事件都可以成为案例。能够成为案例的事件,必须包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也可能包含有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内;案例是真实而又典型的事件。案例应有典型意义,能给读者带来一定的启示。案例不是杜撰的故事,而是教育教学事件的真实再现,是对“当前”课堂中真实发生的实践情景的描述。
二、评分标准
1.一个好的案例必须包含一个典型的问题或问题情境——没有问题或问题情境不能算案例,问题或问题情境缺乏典型性也不能算案例。
2.一个好的案例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个中心论题上——要突出一个主题,如果有多个主题,叙述就会杂乱无章,难以把握住事件发生的主线。不要过分地渲染自己的个人情绪或情感,以免使案例的重心发生偏移。
3.一个好的案例描述的是现实生活场景——案例的叙述要把事件置于一个时空框架之中,应关注当前面临的疑难问题为着眼点,是近3年内发生的事情,整个事实材料应该与时代及教学背景相照应,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容易对案例所涉及的人产生移情作用。
4.一个好的案例应该讲述一个故事——案例必须要有完整而生动的情节。要能把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等等按照一定的结构展示出来,对于课堂教育教学案例来说,应该有学生围绕某一个讨论的中心问题表达他们不同见解的波澜起伏的过程性教学冲突。
5.一个好的案例的叙述要具体、翔实。案例不是对事物大体如何的笼统描述,也不应该是对事物所具有的总体特征所作的抽象化的、概括化的说明。案例提供的所有信息应是准确的、纪实性的,包括与案例相关的背景材料特别是第一手资料,也应作具体的陈述,因为背景材料中往往交待了问题发生的场景,隐含着问题形成的某些重要的原因。但要注意的是,背景材料的叙述不应该影响到对主要问题实质的把握。
6.一个好的案例应该包括从案例所反映的对象那里引述的材料——案例写作必须持一种客观的态度,因此可引述一些口头的或书面的、正式的或非正式的材料,如对话、笔记、信函等,以增强案例的真实感和可读性。重要的事实性材料应注明资料来源。
7.一个好的案例必须理清问题的性质——案例所说的问题是何种性质?是教学策略问题,还是学生行为问题,或是师生关系问题?这是案例分析的关键,不要让纷至沓来的信息干扰了自己对问题性质的基本判断。分析要有一定的理论视角。
8.一个好的案例需要针对面临的疑难问题提出解决办法——案例不只是提出问题,还要提出解决问题的主要思路、具体措施,并包含着解决问题的详细过程,这是案例写作的重点。如果一个问题可以提出多种解决办法的话,那么最为适宜的方案,就应该是与特定的背景材料相关最密切的那一个。如果有包治百病、普遍适用的解决问题的办法,那么案例这种形式就不必要存在了。
9.一个好的案例需要有对已经做出的解决问题的决策的评价——评价是为了给新的决策提供参考点。可在案例的开头或结尾写下案例作者对自己解决问题策略的评论,以点明案例的基本论点及其价值。
10.一个好的案例要能反映教师工作的复杂性及其内心世界——案例要揭示出案例当事人的内心世界,如态度、动机、需要等等。换句话说,要围绕一定的问题,展示教师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反思自身发展的心路历程。
三、评分表
序号 |
指 标 |
很差 |
较差 |
一般 |
较好 |
很好 |
1 |
问题、情境 |
2 |
4 |
6 |
8 |
10 |
2 |
中心、主题 |
2 |
4 |
6 |
8 |
10 |
3 |
当前的时空场景 |
2 |
4 |
6 |
8 |
10 |
4 |
问题的真实性 |
2 |
4 |
6 |
8 |
10 |
5 |
叙述具体翔实 |
2 |
4 |
6 |
8 |
10 |
6 |
引述客观真实 |
2 |
4 |
6 |
8 |
10 |
7 |
理清问题性质和原因 |
2 |
4 |
6 |
8 |
10 |
8 |
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
2 |
4 |
6 |
8 |
10 |
9 |
评价解决问题的办法的优劣及理由 |
2 |
4 |
6 |
8 |
10 |
10 |
整个案例能展现作者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
2 |
4 |
6 |
8 |
10 |
总分 |
评分说明:
第1到6项:对案例本身的评价;
第7到9项:对作者评析案例,提出解决策略的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的评价;
第10项:对整篇案例反映的“教师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反思自身”的过程的评价。
附件2.
教育教学叙事评价标准
序号 |
指标 |
具体内容 |
很差 |
较差 |
一般 |
较好 |
很好 |
1 |
背景 |
(1)外部条件:教学故事发生的背景,环境、条件,时间,地点 (2)个体想法:教师开展该教学活动的目标、意图、设想和观点等 |
4 |
8 |
12 |
16 |
20 |
2 |
人物 |
描述个体(师与生)的原型、个性, 行为、风格和做事模式,他们过去的故事和早些时候的经验,当前的故事和处置事件时的经验 |
4 |
8 |
12 |
16 |
20 |
3 |
活动过程 |
贯穿在故事中的个体(师与生)的动作,说明人物的思维、态度或者行为 |
4 |
8 |
12 |
16 |
20 |
4 |
问题和 现象 |
要回答的问题,或者要描述或解释的现象 |
4 |
8 |
12 |
16 |
20 |
5 |
解决方法及结果 |
问题解决的方法、策略,问题解决的结果,解释引起个体(师或生)发生变化的原因,内在条件、感觉、期望、精神方面的调整,认识方面的变化等。 |
4 |
8 |
12 |
16 |
20 |
总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