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第7次校本培训
作者: 王晓姝 | 发布时间: 2021/11/24 9:46:56 | 3338次浏览
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第7次校本培训
各位老师:
1.本学期第7次校本培训学习内容为:《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关于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意见》
2.时间:2021年11月24日
3.地点:各教研组活动室
4.活动参加者:全体一线教师
5.活动组织部门:教师发展处
6.活动主持人:各教研组长
7.活动主题:学习《《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关于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意见》
2021年11月24日
附件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文件
苏联院教(2021)22号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
关于深人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意见
各分院、办学点: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和全国教育大会、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和省教育厅《关于深入推进全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意见》,结合学院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
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促进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总体目标
“十四五”期间,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在所有学校、所有专业、所有课程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具有五年制高职特色的课程思政体系。促使课程思政理念成为广泛共识,提升广大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与能力,健全协同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体制机制,共建共享300个优秀教学设计案例、100门示范课程等一批优秀成果,推动形成学院“校校有精品、门门有思政、课课有特色、人人重育人”的良好局面。
三、建设内容
(一)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了解世情国情党情民情,增强对党的创
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坚定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提高个人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修养,不断追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和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
(三)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学生传承中华文脉,富有中国心、饱含中国情、充满中国味。
(四)深入开展宪法法治教育。教育引导学生学思践悟习近平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牢固树立法治观念,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理想和信念,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维护自身权利、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化解矛盾纠纷的意识和能力。
(五)强化接续奋斗奉献国家教育。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引导学生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增强学生学习动力,锤炼学生品德,引导学生实学实干、勇于创
新、奉献国家。
(六)深化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教育引导学生深植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观念,引导学生热爱专业和职业,深刻理解并实践各行业职业精神和职业规范,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增强职业责任感,培养职业品格和行为习惯。
四、建设任务
(一)优化教学设计,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推动“课课有特色”。推动全体教师特别是高水平教师与青年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思政工作。深入挖掘每一节课中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有机融入思政教育元素,创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载体,优化教学设计、授课教案与教学过程。广泛采用项目教学法、体验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等教学方法,让课堂更有亲和力、感染力,促进课程思政教学入脑入心。充分利用校内外文化育人资源,试点开展“行走的课堂”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实习实训,不断拓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方法与途径。发挥专业系部、教研室、教学团队、课程组等基层教学组织的作用,建立课程思政集体备课制度、教研制度。改革课堂教学评价制度,将课程思政实施情况,作为日常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要素。定期开展课程思政优秀课堂的评选与示范。同时,要杜绝生搬硬套、“贴标签”、“两张皮”,要
防止喧宾夺主、把专业课程上成思政课程。
(二)深化课程改革,厘清课程思政逻辑,推动“门门有思政”。在每节课融合开展思政教育实践的基础上,鼓励支持所有教师、特别是高水平教师和教学团队,深入开展课程整体思政建设。凝练整个课程的思政教育理念,梳理课程思政逻辑,明确课程思政重点,形成该课程思政教育体系。将课程思政落实到课程标准建设、教材编审选用、教案编写审定、教学资源开发等方面,贯穿于课堂教学、教学研讨、实验实训、作业考试等各个环节。各校要有计划、有部署立项推动各类课程的思政建设,逐步完成所有课程的思政建设。
(三)强化专业建设,凝练专业思政特色,提升专业思政水平。紧紧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发挥“五年一贯、整体设计、递进培养”的学制优势,凝练各专业课程思政特色,统筹思政、公共基础、专业(技能)、选修拓展等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明确各门课程思政教育的重点内容、主要特色,形成层层递进、相互配合、同向同行、协同推进的专业思政育人体系。各校率先从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入手,将课程思政建设贯穿人才培养方案、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资源建设等各方面。积极组织思政教师与专业教师协同研究思政教育、合作开展备课工作,推动形成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新格局。总结推广高水平专业
群思政建设经验,推动学校所有专业群课程思政建设,全面
提高专业育人水平。
(四)统筹各项工作,注重选树典型,推动“校校有精品”。统筹推进学校各项工作,激励引导全体教师,协调改革各类课程,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高度重视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积极营造良好氛围,强化制度保障,健全考核与激励机制,培育和打造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堂、典型案例、示范课程、示范专业、领军人才。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引领带动广大教师在各类专业、所有课程中深入开展课程思政建设。
(五)改革评价体制,落实全员责任,推动“人人重育人”。发挥教师主力军作用,提高每位教师立德树人、课程思政建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组织每位教师深入开展课程思政建设与实施工作,激励广大教师以生为本,关心学生、帮助学生、教育学生。切实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建设,大力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构建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加强教师思政能力建设,完善教师思政能力培养体系,将课程思政纳入教师岗前培训、在岗培训和师德师风、教学能力专题培训等工作中。搭建课程思政建设交流平台,开展经常性典型经验交流、现场教学
观摩、教师教学培训等活动。改革教师评价机制,把课程思政成效作为年度教学质量考核、岗位聘用、评优评先、职称晋升的重要内容。
五、组织领导
(一)健全组织领导体系。学院成立党委书记、院长为组长的课程思政工作领导小组。各分院、办学点要分别成立书记、校长为组长的课程思政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党政齐抓共管、教务部门牵头推进、相关部门联动支持、系部具体实施的组织体系。各校要抓紧研究制定课程思政建设方案,完善课程思政工作评价考核机制。课程思政建设方案及其执行情况纳入学院人才培养方案执行检查视导的总体安排,每年进行自查和视导。
(二)完善制度标准规范。学院组织开发融合课程思政的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研制融合课程思政的“双师型”教师建设标准。指导学校编制和实施融合课程思政的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学院在高水平专业群、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等工作中,明确课程思政建设的工作要求。将课程思政实施情况作为学校教学质量评价的基本要素,作为学院教师教学大赛评比的关键要素。
(三)优化协作共享机制。将课程思政建设作为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各专业(课程)建设指导委员会工作的重要
内容,组织推动各专业、各课程深入开展思政建设,指导各学校专业(课程)领域课程思政落实情况。有计划、有步骤集中学院优势力量,加快核心课程思政建设,收集汇总优秀课程案例,组织全院推广共享。积极组织典型经验交流,加大最新成果共享力度。
(四)构建研究推广体系。学院成立课程思政建设指导委员会,搭建课程思政建设研究、交流、共享平台,指导各学校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组织立项一批课程思政建设的研究课题,探索课程思政建设的原理规律,支持课程思政建设的率先突破,总结一批成熟有效的建设经验。鼓励有条件的学校成立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具体研究和推动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
(五)树立优秀示范样板。根据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统一部署,结合学院工作实际,“十四五”期间组织开展课程思政优秀教学设计案例、示范课程、教学研究示范中心的评比表彰,树立一批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典型。推动建成300个院级优秀教学设计案例、100门示范课程、30个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带动学院整体加快课程思政建设。支持培育一批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成果。
(六)强化经费保障支持。学院将安排课程思政建设经费,重点用于优秀教学设计、优秀课程、教学研究示范中心等优秀成果的评选表彰,用于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各校要设置课程思政专项资金,加强对课程思政建设的投入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务求课程思政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
2021年8月1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