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关于举行数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比赛的通知
各职业院校:
为了提升本市职业院校数学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意识,推动数学课程改革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经研究,决定举行数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比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赛对象
全市职业院校(含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在职数学课程任课教师。每位老师可报送1—2个数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参赛。本次比赛不设团体奖。
二、参赛作品要求
1.聚焦“立德树人”。参赛的教学案例要围绕课程思政,将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育人目标与数学课程目标、课程任务、核心素养培养有机结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数学知识学习和数学能力培养有机融合,自然渗透,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得到思政素养的提升。
2.体现数学课程教学特性。参赛的教学案例应主题鲜明,突显数学课程的育人特征,要运用思政理论和原理,围绕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与方法、家国情怀与爱国主义、科学精神与思维品质、职业素养与工匠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数学文化等方面,从数学知识中提炼出能够应用于数学教学的思政案例。
3.明晰结构体例。思政教学案例是对教学实际情境及其教育教学效果的真实、完整的描述和分析,并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其要素包含:清晰的情境、鲜明的主题、思政元素、教学情景的描述与分析、教学措施与效果的评判、改进措施等方面。其结构体例应包含:标题、案例情境、教学实施、案例评析四个部分(详见附件1)。
4.注重知识产权。提倡参赛的数学思政教学案例为原创作品,并且已经应用于教学实践。如需要引用他人的素材或观点、设计思路等,须注明引用的文献及作者,并且所引用的素材不超过本案例全部内容的三分之一。获奖作品由市职教(成人)教研室在本市职业学校推广应用于教学。
三、评选办法
南京市职教(成人)教研室分别成立评审专家组,依据教学案例评比标准和课程思政要求,对学校推送的案例进行初评和复评,最终评定一等奖10%、二等奖20%、三等奖30%。
二、注意事项
1.各校应认真组织,充分动员。组织参赛老师认真学习国家、省、市有关文件,深刻领会精神的基础上,结合培养目标和数学课程特点撰写适合于中职、高职学生的数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2.数学思政教学案例作为一种独特的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应具备教学案例的特点与功能,要语言精练、结构完整。每篇案例的“案例情景”的字数不超过200字,“教学实施”的字数400至600字,“案例评析”的字数不限。
3.各校统一集中报送,并于2021年11月26日前,将“参赛的数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汇总表”(附件2)和教学案例的电子文档(Word文档和PDF文档)发送至邮箱:2502931028@qq.com,同时将“汇总表”的纸质文档报送至南京市职教(成人)教研室周老师。
南京市职教(成人)教研室
2021年9月30日
附件1:数学思政教学案例格式体例
标题 |
《××》教学案例 |
案例情境 |
(主要包括:融入的数学知识点,融入思政的目的、理由、作用、预期的效果。) |
案例教学实施 |
(主要是对数学思政教学情景的描述,其中包括:融入的思政素材,思政素材与数学知识(能力、思维品质、行为习惯等)之间的内在联系;如何融入(即如何实施);融入思政后,学生的接受情况、教师的感受、实施效果及其原因。) |
案例评析 |
(主要是对本次思政融入意义和价值的评价,还可以作哪些改进、深化、拓展。) |
附件2:参赛汇总表
数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参赛汇总表
学 校 |
案例标题 |
类别 |
作 者 |
(盖章) |
|||
注:“类别”填中职、五年制高职、高职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