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处着眼,彰显语文魅力
发布时间:2018/5/11 0:00:00 作者:czy 浏览量:2154次
“
大”处着眼,彰显语文魅力
[
内容摘要]
在当下语文教学中,新课标对语文学科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发挥语文的育人功能,笔者抓住该问题进行了详细深入的剖析,并提出了一系列操作措施,从“大”处着手,架设桥梁、塑造身心、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与情感体验,以此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语文教学中彰显魅力,达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
关键词]教育观念 “大”处着手 育人 评价
我想引用张文质先生的一段文字作为本篇论文的开端,亦即教学的危险常常表现在行为与目的之间丧失了关系,即具体的教学行为可以完全无视它所可能产生的后果,无视学生的感受。教学行为首先是计划、规范或者习惯,是必须运行的常规,由职业本身和各种政策所决定,而切断了教学与对人生意义的全面关怀之间的关系,具体的人丢失了,亦即为了人的目的性的丢失,教学行为满足于追求空虚状态下的自足感,热衷于技术、设计的新颖性与操作的熟练程度,最终心灵则在重复“做”的状态中日渐沦于麻木和封闭。
可以肯定大语文学习的这种“危险”依然存在,“具体的人丢失了”,在“麻木和封闭”之中自我满足,不能不说是当前语文教学中的尴尬之状,既渴求在冲突中摆脱,而又在种种羁绊中无法抉择。
新的语文教学应使全体学生获得应该具备的语文素养,并为学生的不同发展倾向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要为造就时代所需要的多方面人才,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的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应有的作用。它所遵循的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注重语文运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据其所坚持的理念着眼从“语文核心素养”三个方面出发来设计课程目标,努力改革课程内容、结构和实施机制。
在这些合情合理的理论构建的同时,我们明显能体会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语文学科应是“大”“小”兼备的。当然此处应当首先来界定一下我所认为的“大”“小”之说。此处的“大”意指语文学科所赋予的育人功能中的知识素养、能力素养、情感素养、道德素养和创新意识等,它应当是一个由外在传入而内在吸纳再由内在吸纳转为外在施放的一个全面的塑造“人”的东西。而此处的“小”指的是一种较工具性范畴的东西,一种剥离了情感而毫无生气的东西:机械式的记忆、圆熟化的技巧、纯粹化的知识、模式化的套路等。由此可以看出,新的课程改革更应注重的是从“大”处着眼。
良好的教育应存在于细腻与沉静之中,应存在于敞开与自由之中。教育的存在,本身就是探究人性与教育的奥妙。语文教育作为“肯定与传承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本质上应是属于理想主义的。要想真正践行语文教育的科学改革,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的美好性,真正将语文教育变成塑造“人”的良好教育,我们应更加着力的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能真正的做到从“大”处做文章。
一、语文教师的教育观念要真正体现现代化
把人的发展作为新世纪语文教育追求的最高目标,应成为每一个语文教师的根本意识,因此教师应有全面的学生观与教育观。新时期的语文教育,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要能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受教育规律,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让每个学生都得到较全面的发展。新时期的语文教育,应培养出拥有全面的稳定的基本的深沉的语文品质和素养的社会主义优秀公民和合格的接班人。教育最终成全的当是“人”的解放。
二、教学的过程与内容应从“大”处着手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语文素养”的认同是指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度价值观,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丰富内涵。而要想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培育优秀的语文品质,体现对人生与生命的关怀,塑造出健康的“人”就必须要将此一特性全面而深入的体现到语文教育教学的过程与内容中去。对此,在语文教学中我有心尝试几例,如:
(一)积极利用教材来架设桥梁,领略内涵、彰显个性、塑造身心
如在教授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通过不同方式,积极引导创设想象让学生去体悟作者笔下的幽美意境。又如在教授《智取生辰纲》时,为了让同学们充分理解吴用等人的形象特征及作品的主题。我安排同学们通过详细阅读课文,引导他们去寻找文中的每一处细节描写,借此去开挖出吴用这个人物性格复杂的特性,其中“黄泥冈买酒醉饮”是小说的华彩乐章,作者用细节凸现高超场面,情节张弛有度。高潮以卖酒人的出现开始。其时,精细的杨志马上敏感到可能被“蒙汗药麻翻”的危险,这一着,似乎要使事态的发展陷入僵局,而情节恰在此时却峰回路转。正是抓住这个关键之处我让学生探讨小说在情节与细节上安排的巧妙,由此引发学生对人生与社会的思考。在欣赏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通过创设情境,用“很自然的生活体验”由“贫困”想到安史之乱以后的民不聊生、天下贫困的整个局面,进而理解了作者就是通过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来表达“天下寒士”的痛苦,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最终为杜甫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怀所感动,因此应充分挖掘课本资源引导学生去看美、悟美,并真正形成自己“美”的品格情操。
(二)在教学中立足现实去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与情感体验
生活是一切教育与成长的源泉,语文的学习应当与生活是紧密相连的。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很注重引导学生从书本知识走向现实生活,关注自己所生活的这个时代。“从大处着手”应引导学生去关心世界大事、国家大事、社会风云等。如汶川大地震、台风莫拉克登陆沿海地区、 大型国庆等,在这些事件进行中,让学生们去参与解读、参与评论,让他们深切的感受到时代的律动,关注自己身边的生活,从琐事着手。注意、思考、体验身边存在的亲情、友情、爱情等情感,引导学生去搜集那些让人感动的故事,在这些细微抑或深刻的感动之中,相信他们的道德情操不能不随之增长。
同时还应对学生除书本之外的学习阅读进行引导。通过这几年对“学生写作及阅读调查”发现,无论是写作素材还是阅读对象,都呈现出极为匮乏和狭隘的一面。除了我推荐同学们看的《读者》,在我们的学生手中还能有什么读物?除了那些老掉牙的写作材料我们很难看到一些洋溢着人生气息的东西,写作素材严重匮乏,有的甚至就是捏造生活事实,以此来赢得老师的同情。近几年我也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鼓励学生少看《读者》(其实许多老师也应该明白:《读者》作为即时消遣性的读物,确实有教导人的作用,但从作品风格来看,更多成熟化的散文也给了我们学生在文体自选的情况下许多不良的引导),多看一些严肃性的作品,如名人传记、名家大作等等。另外我还积极引导学生从进入职校开始让中国古典诗文进入中职生的阅读生活,感受中国古典文化的博大精深,在一篇篇大气磅礴抑或细腻动人的诗篇诵读评论交流中,看到了我的学生在发生着质的变化。
(三)积极挖掘课程资源,用丰富多彩的实践课来引导学生往“大”处成长
学生学习知识,说到底就是要把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在学习中成长更主要还是让学生在生活中能更好的成长。为此,我还积极主动地引导学生参与各种实践课,加深学生对生活真意的体味。在有限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时我还特意抽出时间开设一些影象观摩课、诗歌听诵会、戏剧编排课、生活体验课等等。我还曾带领个别班级经常组织观看一些励志的电影,进行诗歌朗诵,陶冶情操,实践证明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在学习做人上都明显优异于其他的班级。在生活体验课中,利用学校社会活动时间带领学生深入到贫困学生家中,让他们受到深深的震动,那份感动一直留存至今。
基于以上种种,我只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与活动中做一些有益大胆的尝试,从这些作为中也确实发现学生在激情飞扬之中不断成长,而不是在传授知识之中抹杀了他们的那份激情,同学们也真切地感受到了身心愉悦。
三、要想真正发挥出语文从“大”处着手的育“人”功能,还应关注现代语文的评价体系
现代语文教育教学的评价体系应有别于以往应试教育下的语文教育评价体系。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发展性的评价制度”,同时认为“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既为全面提高,当应充分重视到评价在语文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与深刻性。
传统的应试教育的评价体系处于中心地位的是教师,教师是绝对权威,一切唯教师之命是从。在此评价体系中,唯分数是从。语文考试分数高的就是好学生,及格的才是符合教育要求的。同时传统语文教育评价只是选择和鉴定,它只是在教育活动结束之后进行一次,没有过程性,没有预处理。基于这些可以看出传统语文教育评价是畸形的,其评价目标是很容易落空的,可以充分判明它是绝对不利于语文教学塑造“人”的作用发挥。
现代语文教育评价体系的中心则是学生,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主要目的,评价目的是为了让更多抑或全部的学生受益。“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是现代语文教育评价中的一个基本准则。在关注全过程评价中,通过不间断的导向、激励、反馈、调控等,让学生们体验到成功,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让他们不断树立信心。其终极目标是把一个自然人培养成一个具有社会主义优秀公民和合格接班人所必需的全面稳定的语文品质和素养的现代文明人。
总其所有,在渴望见证语文教育教学的不断成长的“大”之中,让我们真心意识到“成全之道在于每一个人身上”。人唯有参与到人的全部生活,并从中真正获得真谛,才逐渐获得真实的存在。语文教育所能成全的就是让大家参与到生活的激情之中,不断地使生命的本质得到肯定,从而肯定每个生命的意义,发挥语文的独特功能,彰显其魅力。
参考书目
[1] 郝朝阳、李金水·新课标语文探究与创新·北京教育出版社.
[2] 张文质·教育的十字路口·华东师大出版社,2004年第64页.
[3] 朱永新·新教育之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33页.
[4]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19页.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