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美的历程
发布时间:2018/5/11 0:00:00 作者:czy 浏览量:2887次
一次美的历程
——《美的历程》读书心得
徐珊珊
王小波说过:“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这个诗意的世界需要每个人自己当拓荒者,开拓的途径之一就是读书。读的书不拘于诗歌,能带来美的感受的书本同样诗情洋溢,读来口齿余香。李泽厚先生的《美的历程》就是这样一部值得一读的著作。
整本书回顾巡礼了中国自文明诞生时刻直至明清之际整个的美学演进历史。从龙凤图腾的来历,到夏周的青铜时代,先秦诸子对中国实用理性主义的影响,又到楚汉浪漫主义的发展、魏晋风度的形成……最终到以明清小说为代表的市井文化浸透民间。你会发现整个华夏发展的历史,处处有大美。
一、建筑艺术
“在《诗经》等古代文献中,有‘如翚斯飞’、‘作庙翼翼’之类的描写。从‘翼翼’、‘斯飞’来看,大概已有舒展如翼、四宇飞张的艺术效果。”
外国的建筑多是直直地指向天空,向上不断扩展。而我国古建筑并不追求外表的高度,而是追求宽度,追求整体的宏伟。但铺展开来的并不呆板,用翘起的屋檐给建筑增添了几分灵动,有时,还会在屋檐下挂一个铜铃。一个原本只是用于居住的建筑,却额外地又增加了视觉和听觉上的享受。
中国的建筑非常的有特色,讲求精细,很重视细节方面。比如中国的古建筑顶上有装饰宝葫芦的传统,表示家宅安宁,事事如意。在总统府游玩的时候,我注意到鸳鸯亭、忘飞阁、漪澜阁等建筑的顶部,都有几个葫芦状的装饰物,色彩由鲜艳的红黄蓝相结合,看上去很可爱。尤其是鸳鸯亭顶部黄蓝底座上托着鲜红的“宝葫芦”,煞是好看。听导游解释才知道,原来总统府建筑群自明代建成以来,多次遭火灾,后人在重建时便安放数个可以盛水的“宝葫芦”,以表示镇火的愿望。葫芦的两边还有一对螭吻,螭吻这个动物传说是龙的第二子,属水性,所以常被放在屋顶上,用来避火。那顽皮的翘起的尾巴,给整个建筑更增点了许多活泼灵动的感觉。有同样的效果的例子还有很多。在明故宫的翘起的屋檐上,那站成一排的几只小小的黄狮子,给整个建筑增加了几分庄严和威武。在上海城隍庙的屋檐上,我诧异地看到了手持长矛的全身铠甲的武士,也许就意味着城隍神会向像武士一样保护着一城百姓的安危吧!这些屋顶上的装饰被梁思成评价为:“使本来极无趣笨拙的实际部分,成为整个建筑物美丽的冠冕。”它们不仅有装饰的作用,还有保护木栓,防止漏水,对脊的连接部起固定和支撑的作用。这些美观实用的装饰为古建筑增添了美感,把建筑的功能与造型美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实现了建筑和艺术的完美和谐的统一。
二、器物
器物的形貌总是与其相应的时代密切相关。在原始社会,生产劳动简单,器物上多是抽象的,将现实事物线条化了的几何纹饰。到了夏商周时期,社会在神秘巫术的笼罩下,经常发生屠杀、掠夺、俘获和奴役,社会崇尚武力和野蛮。相对应的,这时期高度繁荣的青铜器显示出的是一种狞利的美。青铜器显得沉重威严,表面上的花纹繁复多样,展现的动物怪异而恐怖。那人面纹青铜方鼎上的人面,冷漠而严肃,好像是鼎的四面浮出的鬼脸。而在宋代,社会相对比较安定,文化和科技繁荣,人们从注重器物的繁复的装饰转向注重器物整体的感觉。追求韵味和意趣,讲求细洁净润,色调高雅,趣味高雅。看着书上展示的宋代的瓷器,都是接近白色的,很少雕刻花纹,即使雕了,花纹雕刻的也很浅,器物表面接近光滑。到了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李贽、王夫之等人的思想启蒙的推动,人们从追求纯粹和高雅转向追求世俗社会的真实描绘。各种各样的风景,人物,动物都出现在了器物上。色彩也不再是简单的青白,清朝的朱琰在《陶说》里说道:“其彩色,则霁红、矾红、霁青、粉青、冬青、紫绿、金、银、漆黑、杂彩,随意而施。”五彩斑斓的陶器正迎合了不同市民阶层的多种多样的趣味爱好。
三、雕塑
李泽厚称汉代的泥塑、陶俑、铜塑有种“气势与古拙”的美。雕塑作为一种静态的事物,在汉代的雕塑里却处处都表现出动态。那抬起脚载歌载舞的陶俑,那踏着飞燕疾驰的马,那腋下抱着大鼓,翘起腿,露出小脚丫的说唱俑都充满了动感。尤其那个憨态可掬的说唱俑,面部的表情让人看了就觉得很可乐,尽管头有点过于比肩膀低了,但翘起的一只脚正好做了弥补。在上海的人民广场我还看到了这个说唱俑,就是仿制汉代的这个陶塑,不过是用不锈钢制成的,而且比人要大的多了。
现在的城市雕塑经常流于泛化,很难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俗话说,艺术首先要来源于生活,但同时也要高于生活。如果只是对现实的纯粹模仿,那和照片就差不多了。如果拔得过高,过于抽象,那也只是一些乱七八糟的线和面。前段时间,一个房奴雕塑在网上引来一片热议。这个厦门的街头雕塑有两三米高,体现的是一个人倒立着,除了头部、手部和脚部是金属,中间的身体部分则是由建房用的砖块垒砌而成,两只宽大的手当作脚在地上“走着”。现在有多少人被高高的房价困扰着,这个雕塑之所以能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的兴趣,正因为它契合了人们的心理实际,又使用艺术的方法表达了出来。这个雕塑还是7年前的作品,雕塑的作者坦言他创作的初衷是为了表达理想、传统与现实的分离,以及与此相关的压迫感,并未太多考虑到房子问题。然而现在这个雕塑却是以“房奴雕塑”这一含义而被人们所知道、称赞。可见,美是带有主观色彩的,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在感受中又遵循某种规律。美不是单纯的外在体现,人们在欣赏美时,会将已有的经验感受参与到欣赏的过程中。因此,一次美的历程,是个人与事物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客观的形式与人们所添加的主观意味的统一。
四、美与自然
在魏晋风度中,李泽厚提到了《世说新语》中的漂亮风貌,“就是以美如自然景物的外观,体现出人的内在智慧和品格。”比如:“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人们形容美女,一般有瓜子脸,柳叶眉,樱桃嘴等等。其实,被用自然形容的不只是人的外貌,还有书法。世人常用曹植的《洛神赋》中:“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一句来赞美王羲之的书法之美。人们喜欢将美与自然中的东西相联系。中国的古典园林即是追求自然美的典范,即使院子不大,也要摆几个假山,挖个池塘,栽几棵树木。据说,日本人的和服上所有的花纹都能在自然界找到其原型。人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然中的存在与审美标准结合在一起,常常在觉得某件事物不好,但又说不出什么原因时,吐出来一句:“感觉不自然。”
自然也许可以和现实扯上点边。现实的可以模仿的东西可以让人更容易接受些。李白作为浪漫主义诗人,杜甫作为现实主义诗人,他们同被称为大唐灿烂诗歌星空中的双子星座,诗作都被人们推崇,喜爱。但后世学习杜甫的多,比如江西诗派。但却没听过有哪个学李白的诗派。同样的,在书法中,张旭和怀素的草书,拓落不羁,极具个性美,自然美。但后世临摹学习的更多的是浑厚刚健、方正庄严的颜书。这些并不与人们追求自然美相矛盾,这只是一种“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的区别。如果人们不欣赏李白、张旭他们所表现出的自然美,就不会给他们“诗仙”、“草圣”的美名了。只是自然美的表现不如人工美那样容易表现,因此严格规范的人工美才会更容易为人们所接受。也许,这表明人们在感受美与表现美之间有时会有断层。
《美的历程》是一部中华五千年艺术的欣赏历程。器物、雕塑、建筑、诗歌、绘画等面面俱到,作者带着我们做了一次艺术的历史遨游。书中提到“美”这个字并不多,但书中处处都在讲美。作者将他对美的感受化作对历代艺术的具体的阐释上,通过具体的图腾、器物、诗画等来展现。不过,美则美矣,俱往矣,美的历程正指向着未来。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