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诗意人生,感受野性魅力
发布时间:2018/5/11 0:00:00 作者:czy 浏览量:2811次
品味诗意人生,感受野性魅力
陆秋玉
某日,堂姐递给我一本黑黑的书,封面上除了黑色的底纹,还有一只对天长嚎的狼影和一双幽绿的狼眼,右侧印着“狼图腾”三字。说实话,书的封面,在我看来并无任何美感,而且还带着几份恐怖,但姐姐抛下一句:这本书值得一读。我也就带着一份好奇开启了一次阅读。
这本书故事性很强,读起来并不吃力。原先对狼的那份恐惧,通过主人公对狼性的层层深入剖析,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份对狼的崇敬,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故事由一群知青插队蒙古草原开始。主人公不断地融入草原生活,接触蒙古人民,与狼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亲密接触,甚至后来还在蒙汉双方都不支持的情况下,毅然养起了小狼。每一次对狼的描述,主人公都能在自己当下的遭遇中,结合大量的历史片段,从人性角度和文明进化角度加以深入的阐释与剖析。让我不断认识到如今汉族人身上的一些恶劣性格,如懦弱、功利等,敬佩狼身上的种种智慧表现,敬畏大自然的造物智慧,感叹蒙古草原的壮美之景,为人类大肆践踏草原致使草原生态恶化扼腕叹息。读完这本书,我真的是发出了一阵深深的叹息,沉入了无尽的思索中。
从小,我接受的教育是:要做一个乖乖女,听妈妈的话,听长辈的话,听老师的话。在学校和平时,都要懂得谦让,不能轻易地和小伙伴们争吵掐架。凡事以礼让为先等等这样的“听话”教育。最后,自己成了家人眼中的“乖女儿”,同学和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可是,等自己步入工作岗位,完全进入社会,才发现一个“乖”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反而常常使自己陷入被动的地步,成了很多时候被牵着鼻子走的人。
尽管《狼图腾》这本书被不少人诟病虚构问题,但从这本书中,我还是看到了古代汉族、匈奴民族——我们的祖先身上那种血性精神,那种永远占据主导地位,却又深谙自然法则、人类命运,懂得有所节制的深邃思想。而这些恰恰是我所缺少的,是我们这个时代所缺少的。现代中国社会的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从当年的三聚氰胺奶粉到现如今的毒疫苗事件,从当初的马加爵杀人事件到后来的复旦投毒案,我们看到的是大部分的中国商人唯利是图的贪婪无下限,是中国学子不爆发则已,一爆发就杀人投毒的幼稚行径。扪心自问,在成为教师的短短半年多,自己在实际教学中,注重灌输的也是一种“乖乖”精神。管理班级事务中,也是尽量能把事情压下去就压下去,而不懂得去正视学生身上的血性之气,进行很好的引导,鼓励学生在包容大众的情况下,活出自我,懂得为自己的必要利益去努力。
还记得身为人母的堂姐在书的扉页写下了“愿小儿如狼,小女如花”的语句,我也希望自己能培养出一群懂得争取亦有分寸的狼性男儿和知书达理的知性女子。而这前提是,我自己也要是个有血性有节制的人,如何成为这样的人,过去的教育制度没有告诉我,只能让我在社会的摸爬滚打中,在浩淼的书海中去慢慢摸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