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仲超在2016年度江苏联院院务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在2016年度江苏联院院务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晏仲超
(2016年3月10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2016年院务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部、省教育厅关于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一系列文件精神,回顾总结2015年工作,分析当前形势,研究部署2016年和“十三五”期间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工作,推进五年制高职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现在,根据院务会的研究精神,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 五年制高职教育改革发展迈上了新台阶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关键之年,教育部和教育厅在质量提高、创新发展、管理水平提升、集团化办学、数字校园建设、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立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决策部署。一年来,全院上下科学谋划、统筹推进、积极作为、真抓实干,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管理的规范化程度显著提升。推动以强化教育教学管理为重点,不断提高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加快实现学院治理能力现代化。根据教育部、省教育厅要求,认真组织完成了2015年教育部高职高专专业备案工作,首次在教育部正式备案了学院开设的150个专业,明确了长学制高职专业的合法性,也为五年制高职教育进一步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对40所学校的教学常规、人才培养实施方案等管理工作进行了现场视导。健全了学院教材建设管理机制,成立了学院教材建设与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和教材审定委员会,制定了《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教材建设与使用管理办法》。组织专家遴选和审定了《2015年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教材征订目录》,共推荐教材3583种。顺利完成了2015年春季和秋季教材征订工作,并与有关出版社商谈、签订了合作协议。开展招生工作调研,汇总核实各校办学条件数据,合理安排招生计划,组织召开全院招生工作会议,明确2015年招生任务及各项要求;积极开展招生宣传,编印了《2015年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招生指南》,并指导各校做好招生宣传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招生录取政策,建立招生情况实时上报制度,加强招生过程管理。2015年共安排招生计划43568个,实际招生41555人,完成了计划的95%,生源总体质量保持了往年水平。认真做好学历学籍管理工作,完成了2015届3.5万多毕业生学历注册数据审核、学历证书征订、学历证书验印工作,完成了2015级4.1万多新生的注册工作, 2012级3.3万多学生学籍电子注册,5579名学生学籍异动审核变更工作。就业跟踪信息化管理平台信息采集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组织人员撰写了2013-2014江苏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状况与数据分析报告、江苏五年制高职毕业生毕业就业状况分析报告。与大学生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合作,启动院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工作。认真开展毕业生就业指导及派遣工作,做好《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联盟》和《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系统》的日常管理工作,密切关注各校毕业生就业情况。
二是责任落实机制得到完善。学院充分发挥统筹规划、宏观服务与指导作用,继续完善相关协作组织,按照职能分工,进一步明确学院和各分院、办学点的责权利关系。各分院和办学点具体承担教育教学任务,学院实施质量监督和控制。成立了学院新一届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学生管理指导委员会,新增了道路桥梁工程、动漫设计与制作、服装设计和艺术4个专业协作委员会。组织召开了学院专业协作委员会年度工作会议,指导各专业协作会以活动为载体,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依托各专业协作委员会继续开展学院微课课例建设工作,积极开展课程负责人说课程、说课改,专业教师说课和教学设计比赛、研究课比赛等教研活动。为推进公共基础课程改革,成立了公共基础课教学协作委员会,下设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信息技术等四个协作组,明确了委员会性质、任务和人员组成。学院质量保障机制不断完善,通过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持续建设和完善,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源头采集已经形成,管理状态“大数据”初步建成。加强了对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分析和应用,充分发挥数据平台在质量监控中的重要作用,研制、开发了《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监测数据分析系统》,对涉及到五年制高职教育的办学要素,分15大项、174项监测指标进行常态化的分析和排名。继2014年首次编制质量年度报告,2015年继续完善了质量年度报告制度,逐步提高了年度报告质量和水平,校、院二级质量年度报告制度已经形成。
三是核心竞争能力不断增强。以专业为载体的优质教育资源及覆盖区域不断扩大,支持优质办学点升格成分院、优质分院升格为独立设置学院的机制基本形成,基于增强发展能力的合作机制更加成熟,学院在全国的影响持续扩大。2015年,南京财经学校、张家港中专等7所办学点升格成分院,新增了淮安中专、锡山中专2所办学点,支持徐州机电高职校、盐城高师、阜宁高师、苏州幼儿高师升格办学。新增33个专业和1个专业方向,新增20个省级品牌专业和9个省级特色专业。组织40名教师参加了包括国内培训和企业顶岗培训在内的国家级培训,320名教师参加了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同时,以机电、电子、计算机、会计、护理专业协作委员会为依托,组织了5个专业共200名骨干教师培训,并纳入省高职师资培训计划。分别举办了教学管理人员研修班和学生管理干部培训班。组织评选出152名优秀教师、92名优秀教育工作者,认定了21名学院专业带头人,评选出18个优秀教学团队,评选出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6项、二等奖15项、三等奖29项。新增教授11人、研究员4人、副教授104人、副研究员3人、讲师115人,529人获得高校教师资格证书。教科研工作先导性作用充分展示,在推进课程改革、解决教学实际问题、为一线教师提供专业服务和指导、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全年新增省级以上课题30余项,《江苏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特色研究》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初步形成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学院在全国的影响日益增强,先后有深圳、大连等地组团来学院考察、交流。
四是争先创优意识不断强化。在2015年的全国、全省技能大赛中,学院取得了显著成绩,有62所学校985名学生参加了江苏省职业学校中职组比赛,占中职组参赛人数的46.8%;688名选手获奖,占获奖人数的54.4%,其中一等奖133人占61.3%,二等奖261人占63.5%,三等奖294人占46.2%。60所学校1118名学生参加了高职组比赛,占高职组参赛人数的85.9%;727名选手获奖,占获奖人数的92%,其中一等奖125人占90.1%,二等奖234人占92.9%,三等奖368人占92%。学院积极组织各分院参加省高职院校学生技能大赛,19个分院的106名学生参加了15个项目的比赛,其中58名学生获得29个奖项,占参赛人数的54.7%。2015年,通过各种评比活动,学院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先进班集体和资助成才典型。积极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深入推进NIIT新一轮合作,组织项目学校开发了NIIT辅助教材,建立了中印合作联席会议制度并正常运行,管控协调合作过程;学院又一个中外合作项目获得教育部审批立项,与美国埃弗里特社区学院合作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认真推介伦敦城市行业协会职业资格证书注册项目,积极支持有关学校深化中英现代学徒制、中德诺浩高技能汽车人才培养等项目的实施。
五是党风廉政建设扎实有效。统一思想,认清形势,主动适应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新常态,学院党委深刻认识中央、省委和省教育厅党组对党风廉政建设的决心和力度,深刻认识党风廉政建设是建设一流学校的坚强保证,切实把思想、认识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委和省教育厅党组部署要求上来,增强全体党员干部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根据江苏省委《关于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实施方案》和《江苏省教育厅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实施方案》,研究制定了《江苏联合职院技术学院“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实施方案》。在南京工程高职校举行了“三严三实”专题党课暨专题教育大会。全面完成了“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有关工作安排和要求。
同志们,我们一路走来,且行且思且创新,从有重点、有针对性地抓教育教学的关键环节,到逐步形成以完善的五年制高职教育顶层设计为统领,紧紧抓住“专业、课程、课堂、教材、课题、评价”这些核心专题,步步深入抓质量、层层紧扣提品质,五年制高职教育发展的思路更加清晰、发展的方向更加明确、发展的态势更加良好。
成绩挂一漏万,不再一一列举。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省教育厅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得益于我们对五年制高职教育发展理念的正确遵循和对五年制高职教育发展思路的笃诚坚守,更得益于我们全体联合学院系统教育人的智慧担当和不懈努力。在此,我代表学院向在座的各位同志,并通过你们向全院系统广大教职员工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回顾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楚地认识到,五年制高职教育发展的任务还很重,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还很多。一是思想认识层面,存在滑坡松懈现象。有些学校在落实学院规章制度和日常工作的过程中行动迟缓,等待观望,工作缺少主动性,缺乏效率意识;有些学校的同志认为教授、副教授评上了,教学名师、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名学生也都有了,可以歇歇缓缓了,小富即安、不思进取的思想开始滋生蔓延;一些学校办学质量总是上不去、成绩一直出不来,总是抱怨自己的生源不好、教师缺少、资金不够,从来不在自身主观上查原因、找差距,怨天尤人;还有个别学校开展工作,觉得“不出事”就万事大吉、高枕无忧,活动不参加,工作不落实,自由散漫,放任自流。二是方式方法层面,存在固步自封现象。教育有道,教贵有法。职业教育的新课改已进行了10多年,现在我们的个别课堂还依然存在着“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张嘴”的传统呆板的教学模式,个别干部和教师思想观念依然落后,方式方法墨守成规,没有激情和追求,缺乏担当和创新。状态数据的应用范围还主要停留在了解现状水平上,而对如何利用状态数据做好趋势预测、风险防范等方面研究还不够、应用不足,亟待加强。三是队伍建设层面,存在量质失衡现象。随着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的持续推进,涌现出了一批名校长、名教师和高级职称教师,各级各类名师的数量在全省职业学校中屈指可数,量的优势已经凸显,“教育名师”的诞生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怎样在现有的基础上,成长起来更多的在全省乃至全国享有盛誉的专家型校长和“双师型”教师,成长起来更多能与高职院相媲美的教师,值得扪心自问、自我考量、努力奋起。真正的名校长和名教师是需要用持久雄厚的实力来见证的,是需要让教育同行认可、社会公众认同的。四是发展环境层面,机遇与挑战并存。当前,我们正面临着新的发展和演变,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大国际合作程度等对职业教育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国家从上到下对职业教育的重视逐渐增强,改革的力度不断加大,提出了许多新理念、新要求和新举措。在这种新形势下,一些制约五年制高职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开始“破冰”,一些教师关切的重大热点难点问题开始“破解”,一些重要领域的创新举措开始“破土”,五年制高职教育发展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但在教育内部,随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逐步完善,“3+3、3+4”等试点项目的逐步扩大,高职院数量的不断增多,外省“三二分段”五年制高职教育规模的扩张,我们保持发展领先的形势更加严峻,各校都要树立“逢一必夺、逢冠必争”的信念,借助职合学院五年制高职教育发展共同体这样的一个平台,干好我们共同的事业,让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的发展不仅更好、更优,而且更持久、更长远。这些机遇和挑战,都需要我们认真把握,积极应对,切实增强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在新的发展阶段,谋求更大的突破。
二、在新的起点上发展更高水平的五年制高职教育
“十二五”期间,学院各项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改革发展的目标和任务画上了比较圆满的句号。事业规模稳步扩大,共有92所分院和办学点,设置16大类,134个专业,年招生4万多人,在校生达19.1万人,累计毕业生17.76万人。师资队伍素质全面提升,有高校系列正高职称教师84人、副高职称教师1798人,获得高校教师资格证书者9630人,“双师型”教师占比达69.44%,评选了院级专业带头人149名、优秀教学团队47个,省“青蓝工程”优秀骨干教师培养对象45名、中青年学术带头人7名,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5人,40个省级名师工作室。专业建设卓有成效,已建成校内实训基地1344个,其中,省级实训基地321个、国家级实训基地72个,有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2134个。已建成院级精品课程47门,在建18门,开发院本教材102门,其中,国家规划教材32门。建成省级品牌专业116个,特色专业58个,学院重点专业87个。成立了18个专业协作委员会和公共基础课教学协作委员会,覆盖到每个分院和办学点。科研成果丰硕,共立项院级课题135项,获批省级课题100余项,评选学院教学成果一等奖27项、二等奖67项、三等奖114项,获得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9项、一等奖22项、二等奖65项。这些成绩的取得,标志着“十二五”规划胜利收官。
“十三五”期间,是学院党委成立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期,也是长学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办什么样的高职院、怎样办好五年制高职院”,“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是我院办学中的“两个基本问题”,我们要遵循人才培养规律,实事求是系统总结和创造性沉淀我们创造的经验。今后五年,学院改革发展定位应该是,在现有基础上,坚守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办学任务和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类型与层次定位,坚持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两条腿”走路,深度融入江苏经济转型升级产业链,尤其是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紧缺、急需的产业,经过“十三五”期间的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江苏各类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高地”,成为各类大中小企业的“技术培训基地”和“技术合作孵化基地”。
以协同育人的新机制激发活力。为适应现代产业转型升级、整合发展的新要求,解决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教学与研究脱节、研究与应用服务脱节等“两张皮”痼疾,我们要以高度的创新自觉,大力推进协同育人体制机制改革,推进“政校行企四方联动、产学研用立体推进”的办学模式,开放办学,广泛运用社会资源,健全“学校主体、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开放联动平台,创新人才培养和办学体制。学校要协同企业、行业等多方力量,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搭建最适合的平台,通过与行业、企业联合成立名师工作室、创意工作室等,为学生未来职业的发展提供丰富的一线实践经验;邀请在创业政策、创业研究和企业管理等方面富有经验的政府官员、金融家、企业家与知名学者,组建深受学生喜爱的“专家讲师团”,为学校有创业意向和创业潜质的学生提供内容丰富的模块教学与项目指导。通过与知名企业合作共同开发实训装置和签订“订单”培养协议,联合开展技术研发和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通过与有关科研机构合作,积极开展五年制高职教育运行机制协同创新的顶层设计,共同探索五年制高职教育的发展路径,深入探索独具特色的五年制高职教育运行机制协同创新的途径和模式,形成一批高水平的五年制高职教育理论与实践成果。
以质量立校的思路引领内涵发展。质量是学校事业发展的生命线,是我们的立足之本,是我们的发展之基。当前最根本、最集中、最迫切的,是要切实增强质量意识,深入领会新的发展观,牢固树立科学的质量观,转变思维定势,扭转工作惯性,增强提高质量的自觉性、主动性、紧迫感。我们要把时间、精力和资源更多地用在内涵建设上,实实在在地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新时期五年制高职教育的主题,实现五年制高职教育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深化教学改革是提高质量、全力推进内涵发展的核心任务。我们要通过进一步落实各项常规教学的工作要求,进一步深化各项教学改革,扎实有效地提高整体教学质量,加大质量监督的力度,逐步构建能够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和高效理想课堂,以此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学生自主发展和健康成长,以质量提升、办学高效为标尺,力促学校特色发展和内涵发展,为建设现代化示范性职业学校提供有力支撑。
以科研兴校的理念促进水平提升。科研兴校是在专家引领下,通过教师全员参与教育科研活动,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改善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学校的内涵发展。大量的实践证明,科研兴校是一种先进的办学理念,科研兴校是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一种战略,科研兴校是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和教师专业化水平的管理策略和手段,科研不仅能够兴校,而且能够强师。科研兴校,关键在校长。校长的认识、校长的谋划、校长的行动直接决定着一个学校的科研氛围,决定着学校的科研水平。科研兴校,就是要遵循科学研究的本质和规律,科学研究的本质在于探索、发现和创新。教育科研的目的在于探索和发现教育教学规律,自觉按照教育规律提高教育质量。课题引领是科研兴校的核心策略,课题研究是科研兴校的主要途径,因此,要善于以课题为龙头,统筹全校各方面工作,组织全体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一个课题能成就一个教师,形成一个团队,科研兴校,最根本的措施就是将科研与教师队伍建设结合起来,以科研抓队伍建设,以科研促教师队伍专业化整体水平的提高。要善于将科研与教学结合起来,以科研引领促进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高。
以人才强校的战略提升办学品质。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赖以生存的根基,它不仅是专业、课程建设的依托,更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品质的先决条件。从当前时代背景看,人才强国战略、科教兴国战略的不断推进及建设一流五年制高职教育目标的提出,对师资队伍规模、结构、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建立一支高效精干、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是推进学校各项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保障。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师资队伍建设放在学校发展全局的战略位置,大力推进人才强校工作。统筹师资队伍建设与专业建设工作,统筹高层次人才引进与校内师资培养工作,建立健全师资队伍建设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延揽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和用好人才的良好环境,搭建人才充分发挥良好作用的事业平台,促进师资队伍建设走上科学发展之路。结合重点专业、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建设,吸引和造就一批学术造诣深、教学水平高、专业技能强,具有省内国内领先水平的杰出人才,培养和支持一批专业基础扎实、具有突出创新能力与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储备和培育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青年骨干后备人才,引进和建设若干优秀教学科研创新团队,全面提升师资队伍创新能力和专业竞争力水平。
以依法治校的方略优化管理。依法治校是学校落实“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依法治国”在学校治理中的具体体现,堪称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构建新型学校关系的根本保证。学校管理的法治化,包括政府对学校实施管理的法治化、学校自我管理的法治化两个方面,这二者的目标都是要建设一个法治化的校园环境,这个环境以理性、民主、契约、自由为氛围,以科学、高效、和谐、规范为动力,它要求学校的办学理念契合法治精神,学校的运行体系以良好的制度为支撑,学校的文化系统以师生权益为主导。依法治校,不仅仅是一种制度模式,更是一种理性精神、一种文化意识,使学校师生员工通过对学校理念的认同、制度的遵守实现依法治校的文化浸润在学校各个方面的植入、渗透和扎根,从而逐步培育出一种“法治”的“文化”和“传统”,为高水平现代化职业学校建设目标下的优良管理提供理念支撑、制度保障和文化培养。
三、扎实做好2016年度我院改革发展重点工作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学院工作的总体要求是,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深入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部、省教育厅关于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一系列文件精神,紧紧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一主题,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以加强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为重点,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动五年制高职教育与产业转型升级相配套。着力抓好以下十个方面的工作。
(一)科学谋划“十三五”期间改革发展新篇章。以制定各分院、办学点“十三五”发展规划为统领,全面审视办学理念与顶层设计,进一步抢抓发展机遇,找准发展定位,科学设定我院“十三五”主要目标、发展重点和主要措施,以新的愿景统率发展大局,开启新一轮发展新篇章。制定和实施好“十三五”规划,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四个全面”战略部署的重大任务,是谋划未来五年发展的重大举措,对促进江苏五年制高职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科学谋划“十三五”,开启发展新篇章,必须充分认识五年制高职教育的现状和现阶段特征,必须充分挖掘各校的办学资源优势,必须多方面汇集众智,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各校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攻坚克难,凝聚起各方面人才的力量,让他们积极主动建言献策,科学制订“十三五”发展规划,为共同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为“十三五”良好开局作出新的贡献。
(二)大力推进以完善章程为龙头的建章立制工作。以办学章程制定为总纲,全面做好学院制度的废、改、立工作,进一步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制度安排和文化建设,以校本制度体系建设强化内部管理。学校章程的制定和实施正是依法治国理念在学校治理环境中的具体体现,从这一意义上说,学校章程从制定到完善的过程,就是学校依法治校的实践过程。制度文明是现代化高水平学校的重要标志,现代学校制度是涉及学校内部治理结构以及学校与政府、学校与社会关系的综合命题。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的规范化、常态化和长效化,根本上还是要靠科学有效的制度。学院将结合“十三五”期间的目标、任务和要求,进一步修订完善学院章程,依法制订具有五年制高职教育特色的章程,促进学院依法治校、依法施教、科学发展。各校要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建章立制工作方案,细化建章立制建设目标,明确建章立制时间节点,完善建章立制保障措施,确保2016年实现“一校一章程”的目标,初步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学校制度。在此基础上,学院将与各分院和办学点签订办学协议,明确各自的权利、责任和义务。
(三)不断提升专业建设的现代化水平。专业建设是职业院校最重要的基本建设任务,是创建一流高职院校的重点,是培养应用型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基本实现载体,是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基础,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办学水平。我们要以凝炼品牌、整合资源为手段,积极稳妥地推进现代化专业群建设和专业布局调整,进一步做好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契合工作,不断优化专业结构,突出专业建设品牌和特色。要紧密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积极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增强专业的应用型定位和产业属性,形成以特色应用型专业为主的专业新格局。学院将进一步做好专业建设的总体规划,明确专业建设的指导意见和管理办法,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宗旨,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以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为导向,积极创建、扶持、突出重点建设专业,使重点专业和非重点专业互相促进、协调发展,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根据市场需求设置专业,按就业岗位确定培养目标,构建符合社会需求、符合我院实际的专业结构体系。各校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制定“十三五”专业建设规划。专业建设要有进有退,要下大力气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学院每年新增专业评审,将根据各校专业发展规划,无规划的一律不予新增。2016年,省教育厅将开展现代化专业群的评选工作,各校要选择一批专业基础较好、特色明显,毕业生就业率较高,关系学校长远发展的专业作为重点专业,并以重点专业建设为核心,带动专业群建设,从而形成专业建设群体效应。
(四)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继续深化教学改革,以校企合作、协同创新为重要抓手,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做好实训基地建设、课程开发、技能大赛,以创新创业理念和综合人文素质培养为重点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学院将从强化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应用性、实践性”特征出发,着力推动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信息技术等公共基础课教学协作委员会广泛开展活动,修订完善公共基础课课程标准,着手编写新的公共基础课程教材。引导各校突出应用能力本位的教育思想,突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突出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突出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各校要继续调整课程结构,深化教学内容改革,根据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充分听取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及校内外专业人士的意见,特别是向用人单位了解、调查各种职业岗位对知识结构的实际要求,突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形成能反映专业特色并符合实际要求的课程,并以此来构建整体优化的课程体系。要以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为目标,在保证理论知识够用的同时,加大实践性教学内容的分量,按照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综合应用技能训练、顶岗实习等环节,纵向上形成体系,横向上与理论课程有机结合。要坚持工学结合、顶岗实习、课堂进企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紧紧抓住人才培养的核心因素和关键环节,逐步建立以“专业牵动、能力驱动、校企联动”为主要特征的人才培养机制和以实践能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要认真总结出能体现出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调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按照最新的专业目录,进一步明确各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内涵。今年,各专业协作委员会、各分院和办学点要重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在此基础上,加大院本教材的开发力度,力争2016年主要主干专业开发出10部以上院本教材。同时,各校要认真贯彻落实《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教材建设与使用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五年制高职教育教材的开发、征订和使用,严格按照《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教材征订目录》选用教材,所有教材须经学院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后,统一进行采购和配送。
(五)切实抓好师资队伍建设这个关键。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是办好人民满意五年制高职教育的关键。有好硬件但没有好教师,很难办出好学校,而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往往能让普通学校变得不普通,让平凡孩子不平凡。在提高教育内涵发展的新形势下,教师在教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基础作用更加突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紧迫性愈发凸显。一是要实行师德建设责任制。开展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理想教育、法纪教育,对违反师德的教师实行“一票否决制”,不断提高和强化教师的师德修养。二是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在严格定编、定岗、定责的基础上,不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强化岗位聘任和聘后考核,推进人员聘用、双向选择、竞争上岗三项制度改革,实行教学、科研考核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分配制度,进一步激发教职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要做好现有教师培养培训工作。继续加大教师的培训力度,拓展培训网络,丰富培训方式,加大“传帮带”以及教师下企业锻炼。加大专业带头人选拔、使用和管理,进一步发挥专业带头人的作用。2016年,学院将继续选拔专业带头人40名,启动教学名师培养与评选工作,继续评选优秀教学团队,充分发挥名师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促进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四是要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到校任教。在继续执行有关引进高层次人才优惠政策的基础上,有条件的学校应建立“高层次人才引进专项基金”,给予一定的科研启动经费及住房补贴,力争每年有重点引进1至2名高层次人才。五是要着力构建“大师资”资源库。按照专兼结合的原则,多形式、多渠道从行业、企业和高校选聘客座教师的力度,构建开放式、高层次的校外师资信息库,实现教师队伍的柔性流动。
(六)积极稳妥做好招生就业工作。稳定现有招生规模,提高生源质量和毕业生就业质量,顺应我省教育综合改革的大趋势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2016年,我院将安排招生计划4.3万人左右,学院招生录取分数线继续执行苏南地区原则上达到中考总分的70%以上、苏中地区达到65%以上、苏北地区不得低于60%的要求。同时,学院将深入调研,完善招生管理工作,帮助各校抓好招生工作。生源质量的高要求,让一些学校完成招生计划面临着考验。各校一定要及早谋划,根据办学实际,妥善安排好2016年招生计划。要进一步加大招生宣传力度,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并组织初中毕业生及家长到校参观交流、教师深入中学、深入家庭宣传等,不断创新招生宣传方法。要进一步拓展生源基地,扩大面向外省、市招生数量,建立相对稳定的外省、市生源基地。要加强与市县招生主管部门的联系及与其他部门的联系,积极争取各方支持。总之,要通过高质量的生源赢得社会信任。出口旺,进口才能畅。各校要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面向全体毕业生广泛开展就业指导,切实加强学生就业观教育,定期组织校内双选会、校外招聘会、到用人单位洽谈等活动,不断拓展就业市场。同时要认真及时做好毕业生就业派遣工作,为学生就业提供服务,努力使学生好就业、就好业,服务百姓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要达到70%以上,年终就业率要达到90%以上。要建立毕业生跟踪调查制度,通过了解毕业生在走向工作岗位后的思想品德、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综合运用以及适应工作程度、实际工作岗位上的表现等情况内容,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并根据毕业生、用人单位的意见和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调整、改善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
(七)持续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以智慧校园建设为目标,全面提升职业学校教师信息化环境下教学能力和学生数字化环境学习能力,以信息化、智能化武装教育教学全过程,努力成为我省数字化校园或智慧校园新标杆。各校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建立校本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管理系统,及时掌握和分析人才培养工作状况,依法依规发布社会关注的人才培养核心数据。加快推进相关信息化建设项目,为公共信息服务、培养工作动态分析、教育行政决策和社会舆论监督提供支撑。各校要以落实教育部《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和省教育厅《关于推进职业学校智慧校园建设的通知》为重点,加快信息化技术系统建设,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机制,增强信息化管理素养和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积极开展以微课为主体的课程资源建设,不断完善精品课程建设,推进名师视频公开课、网络课程建设。要强化学校信息化系统整体设计,对照《江苏省职业学校智慧校园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制订和完善数字校园建设规划,做好管理信息系统整体设计,建设数据集中、系统集成的应用环境,实现教学、学生、后勤、安全、科研等各类数据管理的信息化和数据交换的规范化,努力创建现代化智慧校园。要健全信息化运行机制,建立基于信息化的管理制度,成立专门机构,确定专职人员,建立健全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和技术支持服务体系,保证系统数据的全面、及时、准确和安全,促进学校管理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
(八)努力提升教科研工作的整体水平。教科研工作是学校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学院将进一步加强对有关学校已立项的省级和院级课题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的指导,确保课题研究质量和效率,力争出现一批紧贴实践的高质量研究成果;指导各校围绕五年制高职专业开发、课程资源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师专业成长、校企合作及工学结合等重点、难点问题开展研究,并继续加强与有关课题立项部门的联系和协调,积极为广大教职员工申报各级各类课题搭建平台,提供优质的服务。学院今年将完成省级重点课题《江苏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特色研究》,请各有关参与研究的单位积极支持配合,确保课题如期高质量完成,特别要组织推出一批理论研究成果和成功实践案例,为进一步扩大学院的影响力,彰显五年制高职教育事业奠定坚实的基础。学院与省教育报刊社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支持办好《江苏五年制高职教育》和《江苏教育·职业教育版》刊物,学院将在今年4月份举办科研人员高级研修班。各校要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学校实际及五年制高职改革发展实际,切实加强教科研工作。学校科研管理部门要积极组织教师开展课题立项、研究、结题、成果申报等工作,对课题研究实施跟踪管理和服务。要有针对性地为教师开展教科研讲座、示范、指导、解疑等学术活动,为教师参与企业的技术改造、技术服务、产品开发和应用技术推广创造条件,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和教科研成果转化能力。要加大投入力度,划拨专项经费资助教师立项申报教育教学研究课题、撰写高水平教改论文、申报发明专利等研究成果,形成以研促教、以教促研的良性发展机制。
(九)加快推进学生管理干部队伍和校园文化建设。以专业化、职业化引领学生管理工作队伍建设,加大专业培训,提高和理顺学生管理的工作职责与机制,发挥好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重大作用。学院将积极发挥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作用,组织指导各分会组织片区内学校围绕学生德育、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等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学习、交流、研讨和培训活动,提高学生管理干部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树立一批优秀班主任、德育工作者、优秀学生干部典型。今年,学院要开展“优秀班主任”评选表彰工作。指导各校深入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凝炼校园文化特色,把校园文化建设和育人工作有机结合,形成有推广应用价值的物化成果。各校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育人过程中的积极作用,突出五年制高职教育特点,进一步细化校园文化建设方案,推进学校文化、专业文化、优秀企业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校史馆的修建、建筑物的布局、校园景观的建设、实训基地企业文化的展示等硬件建设要做到反映学校历史和五年制高职特色,社团巡礼、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奖学金颁发仪式、优秀校友讲座等文化活动要不断丰富形式、发挥文化育人作用。要以校本传统文化元素、遵纪守法、职业精神、工匠精神、爱校兴校为主要内容,全面深化校园文化建设思路改革与创新,形成校本文化品牌与格局。
(十)继续完善质量保障机制建设。要加快以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为重点的质量保障机制建设,坚持“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的工作方针,形成基于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学校自主诊断与改进、学院根据需要抽样复核的工作机制,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高。学院将进一步大力加强人才培养质量监督工作,以构建较为完善的五年制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状态“大数据”为基础,制订人才培养工作考核标准,依靠专门的人才培养监测分析系统或专家实地考察,从专业、师资、招生、就业、实习实训、课程教材、校企合作、社会服务、科学研究、学生获奖、教学支出等方面,运用大数据的思维全方位评价各校的人才培养状况,决策各校的办学能力和水平,为实行优胜劣汰,分院和办学点以及专业有进有退的运行机制提供科学支撑。同时,要加强对各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的核查、抽查力度,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各校要从提高质量的高度,本着诚实守信的态度,实事求是地采集填报原始数据,对所填报数据的原始性和真实性负责,确保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信息的原始性、即时性、独立性、写实性和公开性,实现信息源头到校级平台的直接对接。要切实履行人才培养工作质量保障主体的责任,建立常态化周期性的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开展多层面多维度的诊断与改进工作,构建校内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保证制度体系,形成网络化、全覆盖、具有较强预警功能和激励作用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实现教学管理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要充分挖掘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的功能,拓展数据的应用范围,切实加强数据的分析应用,要建好数据分析队伍,重点培养好业务上熟悉职业教育宏观方针政策和基本规律、有较为丰富的教学和管理经验、具有一定研究能力和合作精神的数据分析领军人物,还要在学校内部各职能部门、教学实施部门培养一批懂平台、会分析、勤研究的数据分析人员。要注重发挥行业作用,支持行业协会对学校开展人才培养质量评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结构与行业需求的匹配度,鼓励企业、用人单位开展毕业生就业质量、满意度等评价,积极支持各类专业组织等第三方机构开展质量评估。
同志们,2016年学院各项工作目标明确,任务艰巨。我们要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鞭策自己、约束自己、提升自己,以更加务实的作风和持续创新的行动,扎实开展好各项工作,共同完成2016年各项工作任务,共同成就五年制高职教育事业。下面我提两点具体要求:
一要更加务实。首先要重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多调研,多分析,要在调查研究中把握学校的客观情况,不拍脑袋做事情,从教师、学生的实际需求入手,切实做好学校发展的决策与管理。其次要务实事。要实实在在地深入课堂,踏踏实实地搞研究、抓质量。校长要在听课、评课和教研中真正地走进教师,用专业的思想理念和方式方法感召人、引领人。第三要求实效。说了就要做,做了就做好。既不能纸上谈兵,也不能急功近利,要追求真效果、长效果和好效果,真正地创造出经得起教师、学生和历史检验的实绩。
二要坚持创新。首先要有良好的精神状态。要始终保持我们队伍的蓬勃朝气与活力,要有历久弥坚的志向和坚持不懈的精神,要把持续创新作为我们长期以来不断凝聚、持续升华的精神动力,并一如既往地大力弘扬。其次要进一步强化创新意识。创新不仅是一种态度、一种思维方式,更是在不断的更新和改变中达到最优化的行动力。我们要在不断的学习中保持敏锐的触觉,接纳丰富的信息,更新思维方式,时刻以创新思维思考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让创新成为工作的常态和亮点。三是要有持续的创新行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我们时代发展的主旋律,这给大家释放了一个信号和目标,创新也将成为我们五年制高职教育发展的主旋律。我们要发扬首创精神,发挥变革力量,真正地以务实的态度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师专业成长和管理机制等方面开展微创新,让人人成为创客,人人都能创出精彩。
同志们,未来五年,是我院“十三五”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推进学院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关键时期,新形势、新机遇、新任务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学院改革发展时不我待,五年制高职教育事业任重道远,让我们在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在省委、省政府和省教育厅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务求实效,以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心,圆满完成2016年的工作任务和“十三五”发展规划,共同为推进学院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谢谢大家!